二级甲等医院
24小时急诊电话:120
(要求到青阳县中医医院就诊)
桡骨头作为一个重要的稳定结构,可对抗外翻、轴向以及后外侧旋转应力,对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十分重要。桡骨头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3%,是成人肘部常见的骨折之一。 患者卢某,女,77岁,8月1日不慎跌倒,致右侧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检查诊断为右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冠状突粉碎性骨折、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肘关节脱位,入我院骨伤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面对如此复杂棘手的病例,科内积极组织病例讨论,并电话联系上级医院专家确定诊疗方案。 (术前影像) 鉴于患者桡骨头粉碎程度大,无法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若采用桡骨小头切除术,后期可能会带来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远期生活会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由于患者年龄大、骨质疏松、冠状突骨折粉碎,无法行钢板等坚强内固定,为了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通过精准评估,为患者制定了冠状突锚钉固定+人工桡骨头置换+侧韧带锚钉缝合修复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后影像) 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以及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全力支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此例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手术。术中透视见患者人工桡骨小头位置妥当,尺骨冠状突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右肘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患者及家属表示满意,现已顺利出院并做好关节后期功能指导锻炼。
官继承是青阳县中医院副院长、妇委会主任,安徽省妇幼保健协会生殖与健康分会委员。从医27年里,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诠释了一名人民医生的初心情怀。同时,她还有着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多年来,一家人积极进取、互敬互爱,印刻出无数普通而可敬的家庭日常生活的真实缩影。 “回家过后多休息,休息好,另外产后42天到我们这儿来复查,再看看子宫的恢复情况,看切口恢复的怎么样。”每个查房的早晨,官继承都穿梭于各个病房间,用专业与责任书写着生命的续章。在产妇吴丽萍看来,她服务态度很好,对工作也比较认真。她说:“我是黄山人,经过朋友介绍来这边分娩,顺利诞下一个龙宝宝,特别感谢官医生的照顾。” 从医27年来,官继承坚持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己所能为患者排忧解难。她带领着团队率先在青阳县开展了宫颈癌筛查工作,为青阳县妇女儿童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青阳县中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储美霞说:“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医生,工作能力强,热爱工作,对患者也非常关心细心,患者及家属都非常信任、尊敬她,医者仁心在她身上能完美的诠释,那一面面锦旗就是对她工作的认可。同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能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善于沟通和合作,大家也都很敬佩她。” 在外,她是医德高尚、受人尊重的医者;在家,她是亲人眼中的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多年来,官继承与丈夫高海豹互敬互爱,悉心照顾家中老人,用各自的担当撑起了一个友爱而温暖的家。双胞胎女儿更是在这样一个正能量的家庭氛围中,报考并就读于安医大临床学院,立志将来向妈妈一样,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女儿高敏受到妈妈的影响,也选择了医学专业。她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比其他同学应该更能明白一名医生的艰辛。我见过妈妈半夜被一通电话叫去急诊,也见过她一天五台手术近十几个小时的高负荷工作,甚至好几个大年三十晚上都仍奋斗在一线。我敬佩于她,在她身上,我深刻地明白了健康所系,性命相依的真谛,我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像她一样合格的医生。” 来源:青阳县融媒体中心
青英·典范|青年人才系列专访④ 青阳党建 2023-08-21 18:12 发表于安徽 点蓝色字关注“青阳党建” 挺身而出 医者仁心 ——曹伟 曹伟,男,1989年4月出生,青阳县中医院血透中心主治医师。大学毕业后,他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为国家边疆建设贡献力量。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远方的病人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青年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时长03:40 供稿:程志华 编辑:许竹林 审核:王 涛 县党员电教中心 “青阳党建” ahqyzzb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
为积极响应无偿献血活动的号召,进一步助力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大力弘扬大爱无疆的无私奉献精神,8月16日上午,青阳县中医医院组织6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以涓涓热血践行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大爱担当。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们依次进行填表登记、测量血压、体检化验,整个献血过程井然有序。尽管当天的献血活动与上班时间有冲突,但不少医务人员还是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抽空前来献血。不少患者家属看到这么多医生护士积极献血,也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情与感动。 采血车上,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的 “老将”们相互分享着自己的献血心得,有效缓解了初次献血“新兵”的紧张情绪,大家有序地完成血液采集工作,随着一股股承载着爱心的血液,缓缓流入采血袋,为更多的临床需血患者点燃了重生的希望。献血结束后大家来不及休息就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去。 近年来,青阳县中医医院多次组织员工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职工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广泛参与公益活动,以奉献传递温情,以爱心凝聚力量,充分展现医务人员的正能量和无私奉献精神。
“相约名医,守护健康” 8月8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专家、江淮名医王亿平教授 来青阳县 中 医医院坐诊 为促进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我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我院特邀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专家、江淮名医王亿平教授定期来院坐诊。 8月份坐诊预告 坐诊时间: 2023年8月8日 坐诊地点: 青阳县中医医院门诊楼一楼内科诊室 坐诊专家: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专家、江淮名医王亿平教授 预约 电话: 0566-5114393 5114082 专家简介 安徽省江淮名医 王亿平 教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内科 • 一级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安徽省江淮名医 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 安徽省名中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 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 ☆ 学术专长:从事中西医结合慢性肾脏病防治医教研工作3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延缓肾功能减退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时间取得显著疗效,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可明显减轻患者尿蛋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在诊治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
什么是儿童肥胖? 肥胖为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超过正常、体重增加的状态,身体脂肪重量超标并与患病风险增高相关的一种疾病。排除内分泌、药物及遗传等因素的肥胖为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症中,95%是单纯性肥胖,少部分为继发性肥胖。 本院特邀请省级儿科专家坐诊进行义诊,并使用到体成分仪免费进行身体评估!若发现发育与年龄不符合可进行预约免费拍骨龄片(仅限10人) 活动时间: 2023年4月21日 上午08:30-11:30 下午14:00-17:00 专家坐诊时间: 2023年4月22日 上午8:30-11:30 活动地点: 青阳县中医医院门诊楼二楼儿科诊室 活动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划到最后填写报名信息 扫码加入群聊等待公示预约结果 儿童肥胖对身心有哪些危害呢? 身体的损害: 脂肪堆积,失去健美体型;肌力和身体耐力差;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的损害: 自我形象严重扭曲,情绪、行为问题等;情绪压抑、焦虑、自卑、退缩;行为孤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因不堪讥嘲而与同学起冲突等等。 远期的损害: 成年期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发病率增加和早龄化。 1、血管硬得早 2019年《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研究人员还发现,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为僵硬。而动脉僵硬度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明显的信号,会增加心梗、中风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导致性早熟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晓波2018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结果导致成年身高较矮,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升学、就业和婚姻等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3、儿童脂肪肝 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米杰2019年11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儿童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尤其肥胖的儿童更易患脂肪肝。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对1500名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达10.2%,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1倍,严重肥胖儿童中的检出率则高达40%以上。 4、影响性功能 儿童肥胖医学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李继琦2015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体重严重超常的7至12岁儿童,由于正处在青春启动期的初期,身体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自身内分泌失调,脑垂体脂肪化,并直接引起生殖系统的发育迟缓。肥胖男孩的发病率为90%以上,女孩为50%以上。这样的男孩儿成年后,容易生殖器微小,性欲低下,甚至产生性功能障碍,不能与伴侣过正常的性生活,而且还会逐渐女性化;女孩子则会性发育不良,月经失调,严重者还会导致终生不孕。 5、心理有负担 除了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外,超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成长期间承担额外心理压力、遭受他人恶意中伤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成为超重儿童成长中建立自信心、肯定自身价值的阻碍。 那该如何判断你的孩子是不是肥胖呢?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小儿肥胖的具体表现为:体重远超同龄人,BMI值严重超标,皮下脂肪聚积导致身体肥胖。尤其是屁股与手臂这两个部位最为明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梁黎教授2019年5月在由健康时报主办的某活动中表示,评判孩子是不是肥胖,不能只按体重来判断,说超过多少斤就算胖,还要结合身高。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kg/O),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孩子应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梁黎指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腰围/身高。腰围比身高这个数字很好记,腰围量出来除以他的身高,如果女孩子大于等于0.46,男孩子大于等于0.48,就是肥胖。在日常生活中,肥胖还表现为小儿食欲极佳,喜食淀粉类、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不喜欢吃蔬菜等清淡食物。对于男孩子,过量的雌激素会使其出现乳腺发育、性发育不正常等“女性化”症状。因此,有些肥胖男孩子还会出现乳房增大、隐匿阴茎、喉结不明显等现象。 儿童期肥胖造成的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所以,千万别让你的孩子“少年发福”! 若有以上担忧赶紧报名义诊吧!! 专家介绍: 梁陵 ,中西医结合儿科主任中医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理事,安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系部委员,安徽省健康科普专家。199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便秘、腹泻、遗尿、矮小症、性早熟及生长发育迟缓。同时大力推广中医外治,在小儿推拿、中药敷贴、刺四缝、耳穴压豆及冬病夏治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秉医德仁和精诚 ——池州市名中医风采展示 强医术传承创新 前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卫生系统涌现出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临床技术人才。2013年始,安徽省启动首届名中医评选工作,至今已历3届,我市有2人被评为“安徽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安徽省基层名中医”。 全市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以名中医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部署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弘扬优秀传统医德,刻苦钻研医疗技术,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为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全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建设健康池州作出更大贡献。 1全国基层名老中医 谢绍武,1954年12月出生于中医世家。现为青阳县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安徽省卫生厅首批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肝胆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中华现代中医药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201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称号。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掌握中医经典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学习现代医学等先进的专科诊断、治疗技术,主攻脾胃病、肝病,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黄疸及腹水,各种胃炎、胃溃疡、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杂病及疑难杂症等,尤其在中医药防治肝病、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独特的见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章国跃,出生于1970年9月,主任医师,现任东至县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全国基层名中医,201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称号,安徽省第三届江淮名医。 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30余年,坚持中西医结合解决复杂病症和疑难杂症,不断吸取新理论、新观念,创新思路,提高疗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骨伤传统手法复位骨折脱位及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愈大量骨折脱位伤筋患者,辩证论治中药内服治疗骨伤疼痛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经验。大胆引用现代外科医疗技术及检查手段服务骨伤患者,如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及相关脊柱病,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DAA前入路全髋置换,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髓炎及骨与关节感染骨不连等。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钱逢迎,1957年8月出生于石台中医世家,主治中医师,现为石台县中医院退休职工。1979参加工作后跟随父亲学习中医3年(其父钱昌歧为从医60余载的当地著名老中医),1985年毕业于芜湖中医学校中医专业,1999年至2000年在安徽省中医院进修中医内科。2021年被评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并成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现有中医药继承人6人。 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中医妇科等领域。主要针对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脾胃病、慢性肾衰竭、肿瘤晚期等病症,通过益气活血、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补益脾胃、利水消肿、软坚散结等多种中医传统辨证施治手段,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2第一届安徽省名中医 江和明,出生于1964年1月,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专业毕业,现在东至县中医院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委、池州市骨科学会理事。 30余年的临床实践,自创提腰抖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疗效满意,并有论文发表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上(CN杂志),对腰腿痛患者实行从中药辩证分型保守治疗到手术阶梯治疗。从1999年开始使用椎弓根的技术治疗椎体骨折及疾病:颈椎病、颈椎及胸腰椎骨折的前、后路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骨折;PFNA技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弹性固定的原理治疗各种复杂性长管状骨骨折。 3第一届安徽省基层名中医 赵普进,出生于1963年7月,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现在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 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点,使用小夹板、中药内置外敷等应用于各类骨折和部分骨病中。本着对中医及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的理念,结合中医四诊及辨证论治,与现代骨科科学理念相融合,形成对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疾病诊断和治疗特色。以“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为治疗原则,开展各类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中药内服外敷等治疗,结合现代医学采用钢板固定、钉棒固定等手术治疗。在带组从事骨伤科临床诊治骨折中,积极参与门诊诊治,使用中医中药、内治外敷、小夹板、针灸等应用于骨折病人早中后期,为患者解除病痛。 陈义国,出生于1964年1月,主治中医师,现在石台县小河镇中心卫生院工作。2014年5月获省卫生厅授予的“安徽省基层名中医”称号,2015年8月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的“第二届乡镇卫生院优秀骨干医生”称号。 从事中医中药工作40余年,祖传中医六代。结合中草药辩证施治等治疗方法,对肛裂、肛瘘、直肠息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门周围皮肤病等多种常见病起到满意疗效。以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带教。理论培训以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儿科、肛肠科为主,通过中医基础理论培训,使其中医药知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日后开展医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第二届安徽省基层名中医 孙克勤,出生于1940年1月,副主任中医师。1961年青阳高中毕业,师从青阳县名中医曹锦云先生。1979年10月考入安徽省中医学院中医进修班,学习中医理论,获优秀学员。1985年底至1996年任青阳县中医医院首任院长,兼任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曾任青阳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池州市中医学会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痛症协作组成员、世界中医联合会会员,安徽省科协人才库成员。2018年3月被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安徽省基层名中医”称号。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以内妇科为主,善治疑难杂症,长于脾胃肝胆,习用燮理攻下。撰写各类临床总结、养生保健文章近百篇,发表于国家级医刊20余篇,获省级优秀论文奖3篇。出版《青藤斋医文录》和《青藤斋医文录·续集》。 5第三届安徽省名中医 冯向亮,出生于1970年11月,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现任池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老年医学科主任,省中医药学会血液分会、省中医肿瘤学会委员。 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学术以孟河医派和新安医派相结合,擅长以中西医对胃癌前期病变、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病、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皮肤、妇科等疑难杂症进行巩固性治疗并取得很好疗效;国内首次运用皮肤解毒饮治疗靶向药物引起的皮肤副作用,并获安徽省2022年度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尤擅长运用中草药结合免疫、内分泌、靶向、穿刺、介入、热化疗、腹腔灌注、射频消融等治疗各类肿瘤。独创犀榆汤针对靶向、化疗药物耐药性进行治疗,极大减轻肿瘤患者的耐药性,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在国内CN刊物发表论文7篇。 6第三届安徽省基层名中医 王长春,出生于1971年2月,在青阳县朱备镇卫生院工作。1989年毕业于芜湖中医学校,专科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内科专业。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善于用中药饮片治疗急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腹水、酒精肝及肝损害、慢性胃炎、胃溃疡,长于治疗乳腺增生、乳腺肌瘤、月经过多、崩漏及痛经、闭经、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肩周炎和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面瘫、动眼神经麻痹,以及惊厥痉挛、过敏性紫癜、慢性湿疹、脑胶质瘤、血小板减少症、疝气等。 孙思忠,出生于1971年4月,副主任中医师,现为贵池区池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1991年毕业于安徽省芜湖中医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后就读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1991年在芜湖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学习,师从江南中医世家戴勤瑶。2005年和2007年两度参加安徽省中医骨干培训班学习。池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带教师资,安徽省基层卫生协会理事、安徽省基层卫生协会全科专委会委员,安徽省“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专家库成员。 从医30年来,在中医内科和中医骨伤科诊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擅长采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医正骨等中医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面瘫以及四肢骨折脱位等疾病。 张汉祥,出生于1963年5月,中医全科医师。毕业于安徽省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多次被委派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新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中医专科院校参加针灸、针刀适宜技术培训。现就职于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从事中医诊疗工作。 从事中医诊疗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手法正骨等传统中医疗法治疗多种疾病。主张外病内治、外治与内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重视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尤其对治疗颈肩腰腿痛、面瘫、蛇串疮、三叉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风湿及骨关节疾病、中风偏瘫后遗症以及相关疑难杂病等均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陈玉斌,出生于1969年5月,副主任中医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在东至县中医院从事中医肛肠临床工作。安徽省“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肛肠学术带头人,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常委。 从事中医肛肠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诊治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肛门湿疹、尖锐湿疣、直肠息肉等肛周疾患,从事结肠镜诊疗技术20余年,形成中医辩证治疗便秘、大肠炎症性疾病等肠道疾病特色。 施文凯,出生于1975年1月,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安徽中医学院),现任池州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二科、疼痛科主任。负责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项目1项、市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以传承针灸、针刀、刺血、手法整脊等中医特色为主,不断拓展现代疼痛、康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率先在我市开展超声引导下针刀、神经阻滞、关节穿刺等技术,形成精准化、微创化、可视化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方案,诊治颈肩腰腿痛疾病以及脑中风等神经康复。 高春长,出生于1970年1月。1993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为池州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一科主任,池州市针灸康复质控中心主任,安徽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在《中国针灸》《河北中医》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形成以下技术专长:1.颈肩腰腿疼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各种软组织损伤和劳损。2.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所造成的功能障碍,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的康复治疗,三叉神经痛,运动神经元疾病等。3.其他:如眩晕、耳鸣、耳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杂病。 主办:池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来源:池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章已于2023-04-07修改
县乡村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打赢农村疫情防控硬仗的关键防线,根据省疫防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防重症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市疫防办《关于开展重点人群爱心送达、健康敲门、上门接种、巡回巡诊“四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迅速成立由副院长带队,内科、妇产科、儿科、药学专家组成的巡回诊疗服务队,配备巡回诊疗车辆,对我院医共体内各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医疗队专家每到一处,均详细了解新冠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内容和要求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针对患者病情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发挥医共体牵头单位中心药房作用,帮助配齐部分紧缺药品,全力保障基层群众正常就医需求。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病毒变异带来的一次次冲击,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第一线,全力守护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期以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挑战,工作重心从原来的防感染转到治防结合“保健康、防重症、遏病亡”上来,医院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展开医疗资源扩容,全力保医疗物资供应。为确保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广大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和忠诚担当的职业精神。大家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有的带病坚持工作,有的顾不上家中生病的老人和孩子,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健康指数”。 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冠医疗救治工作仍将艰巨而复杂,广大医务人员仍需继续坚持,仍需保持昂扬的斗志,坚定必胜的信念。胜利的曙光终将出现。同时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对医务人员给予理解和配合,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克难关,携手并肩迎接新的一年,迎接美好的明天。 青阳县中医医院 2023年1月1日
抗击新冠 中药有“方” --青阳县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为做好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工作,发挥中医药抗疫作用,针对当下疫情,青阳县中医医院中药师根据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精心准备华泽健康处方(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同时推出),对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广大群众如有需要可到医院门诊科室开具处方后在一楼中药房取药。 普通成人的预防 青桔玉屏汤 成分: 生黄芪10 g,苍术6g,防风5 g,芦根15 g,大青叶6g,桔梗6 g,生甘草3 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银花防感汤 成分: 生黄芪20 g,防风10 g,芦根15 g,桔梗6g,连翘10g,生甘草3 g,金银花15 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藿朴无感汤 成分: 苍术10 g,藿香10 g,芦根15 g,桔梗6 g,连翘10g,石菖蒲10 g,生大黄3 g,清半夏10 g,厚朴10g,金银花10g,茯苓15g。 服用方式: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备注: 本方为基础方,中医医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 5岁及以上儿童 连香太子饮 成分: 太子参6g,藿香3 g,连翘3 g,桔梗5 g,生甘草3 g,冰糖适量。 服用方式: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适用人群: 5岁及以上儿童。 生脉无恙汤 成分: 生黄芪20 g,麦冬10 g,白术10 g,五味子6g,太子参10g,连翘10 g,桔梗6 g,生甘草3 g,陈皮3g,建神曲10g,合欢皮10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适用人群: 康复阶段乏力人群。 温馨提醒 青阳县中医医院提醒您,如有症状,切记不要盲目服药、乱服药,不可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高烧不退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科室导航